• <li id="ss8ss"></li>
  • <li id="ss8ss"><tt id="ss8ss"></tt></li>
  • <tt id="ss8ss"></tt>
  • 《中國古代讀書故事》分享會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辦

    發布時間:2025-06-24 13:35:07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孫靈萱

    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賡續中國古代先賢的讀書精神,推動全民閱讀,《中國古代讀書故事》分享會6月20日在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舉辦。

    圖為活動現場。

    中國期刊協會會長、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中國古代讀書故事》作者吳尚之,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成員、教務長徐紹剛,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李巖,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常委、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第四屆、第五屆國際儒學聯合會秘書長,第六屆、第七屆國際儒學聯合會副會長牛喜平,《北京大學學報》原主編,全國高校文科學報研究會原理事長,教授、編審龍協濤,中南出版傳媒集團出版部(國際部)部長謝愛友等參加活動?;顒佑蓤F結出版社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社長梁光玉主持。

    圖為《中國古代讀書故事》。

    《中國古代讀書故事》為《古人談讀書》的姊妹篇,該書收錄了中國古代先賢的80個讀書故事,以年代為序,分上、中、下三編。上編為先秦至兩晉時期的讀書故事,中編為南北朝至兩宋時期的讀書故事,下編為元明清時期的讀書故事。該書推出的讀書故事中,既有人們耳熟能詳、流傳很廣的一些讀書故事,如韋編三絕、孟母三遷、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程門立雪、手不釋卷等讀書故事,也有更多鮮為人知、感人至深的讀書故事,如牛角掛書、以杖自擊、劃粥割齏、以荻畫地、牧羊讀書、砍柴買紙、買臣負薪、忍辱苦讀、瞽者勤學等讀書故事。

    吳尚之分享了《中國古代讀書故事》一書的創作歷程。他表示,中華民族有著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讀書傳統,優秀的經史典籍承載了中華文明的文化根脈,鑄就了中華文明的精神底色。在這次創作過程中,吳尚之重點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對古代讀書故事做了一次系統性梳理。二是對流傳至今的讀書故事的內容進行了豐富。三是對讀書故事的源頭進行了文獻方面的查找和考證。四是對這些讀書故事做了簡要的點評。

    徐紹剛表示,《中國古代讀書故事》是一個優秀的文化成果,結合閱讀本書的思考,他談了三點感受:第一,堅持閱讀,守護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脈。第二,繼往開來,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第三,勇擔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巴七M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中華文化學院使命所系,責無旁貸。

    李巖表示,吳尚之在《中國古代讀書故事》一書的創作中化用古今、文白相宜,用現在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特別能接受的語言風格來呈現,并通過自己的思考與感悟,總結了八項古代先賢讀書精神,既體現了中國古代先賢的理想和情懷,又闡發了具有時代價值的讀書理念,對我們多年來一直倡導的全民閱讀的深入開展和推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未來還可以進一步豐富形式與內涵,不斷擴大古代先賢讀書故事與精神的影響力。

    張頤武表示,《中國古代讀書故事》對古代先賢讀書故事深度發掘與梳理,從儒家思想文化的中心孔子,到近代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之一曾國藩,我們能看到一條清晰的思想脈絡。吳尚之在本書序言中提煉出的八項古代先賢讀書精神是他基于深入的典籍研究、熱切的閱讀情懷和獨立的思考探究中得出的成果,是對中國古代讀書文化的創新性概括,意義深遠。

    龍協濤認為,《中國古代讀書故事》可稱為當代《勸學篇》。這本書有四個特點:一是堅持文化自信,堅信傳統文化的魅力,提煉出八種讀書精神。二是讀書故事環環相扣,從孔子到曾國藩,勾勒出了一條清晰的、有生命力的讀書文脈。三是適合青少年閱讀,書中選取的讀書故事大都是發生在主人公青少年時,有利于培養當代青少年的讀書興趣和讀書習慣。四是在大眾化中兼具學術性,引用史書原文講述故事,增強了故事的真實性和可信度。

    梁光玉在活動主持過程中表示,吳尚之在創作過程中力圖對讀書故事的源頭進行文獻方面的全方位查找和考證,做到每個故事都有出處,體現了當代讀書人嚴謹務實的作風。相信該書的出版將有助于激勵當代讀書人進一步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先賢的讀書精神,希望以本次分享會為契機,讓更多的讀者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活動上,團結出版社有限公司常務副社長趙曉麗代表團結出版社向中央社會主義學院贈書。中央社會主義學院中華文化專題班的學員代表分享了閱讀《中國古代讀書故事》的感受?!吨袊糯x書故事》一書責編、團結出版社有限公司第四編輯部主任伍容萱分享編輯感悟。

    中文字幕网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