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ss8ss"></li>
  • <li id="ss8ss"><tt id="ss8ss"></tt></li>
  • <tt id="ss8ss"></tt>
  • 在文學里遇見端午

    發布時間:2025-06-04 09:40:37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劉月悅 | 責任編輯:孫靈萱

    劉月悅

    端午是夏天里的盛大節日。沈從文的《邊城》里,端午有著和過年一樣的排場。農歷五月初五這一天,“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最熱鬧的,當然莫過于賽龍舟。吃過飯,全茶峒的人都聚集到河邊看劃船?!懊恐淮勺€到十八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向前劃去?!贝瞎穆暼缋?,岸上吶喊聲如雷。待到賽龍舟結束,還有泅水抓鴨子的環節,岸上的觀眾也下到河里,成了參與者?!按c船的競賽,人與鴨子的競賽,直到天晚方能完事?!闭媸钦f不盡的熱鬧與快活。

    一切的節日里,最開心的總是兒童。多少總角之年的稚子,像梁實秋的孩子一樣,“今天不知是哪一天,就說應該吃粽子!”(《粽子節》)同樣是粽子,也有不同的樣貌。梁實秋筆下的粽子“包得又小又俏,有加棗的,有不加棗的,擺在盤子里齊整可愛”。(《北平的零食小販》)遲子建筆下的粽子是菱形的,捆上五彩線,“看上去就像花荷包了?!保ā豆枢l的吃食》)蘇童筆下的粽子,則是線綁著的“小腳粽”,不但要吃,還要讓小孩子們沉甸甸地掛在脖子上“招搖過市”。(《祖母的季節》)

    端午的吃食,其實不只有粽子。汪曾祺長于寫美食,他筆下端午的鴨蛋,也是極為有趣的。其家鄉江蘇高郵的咸鴨蛋天下聞名。端午一早,孩子們便要去挑鴨蛋。要青皮的不要白皮的,甚至鴨蛋也有長相——“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端午的鴨蛋》)挑好了鴨蛋,便放在早早打好的五彩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傍喌敖j子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背缘臅r候,也是小心翼翼的——只敲去空頭,不能把蛋殼碰破。待到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里,又是一盞閃閃爍爍的小夜燈。一個尋常的鴨蛋,能戴、能吃、能玩,承包了孩子們一整天的快樂。

    五月初五在南方,已經是盛夏的氣候,夏天多蚊蟲,許多端午習俗都與驅蟲辟邪有關。在豐子愷的家鄉浙江嘉興,小孩子們要戴虎頭帽,大人則要做蒲劍:“向野塘采許多蒲葉來,選取最像寶劍的葉,加以劍柄,預備正午時和桃葉一并掛在每個人的床上?!保ā抖岁枒浥f》)此外,還要打蚊煙、做蜘蛛煨蛋、噴雄黃酒。噴剩的濃雄黃,用指蘸了,在每一扇門上寫成“王”字,便是一家人未來一年的驅蟲良藥。于是豐子愷描繪民間生活的漫畫里,門上往往有一個“王”字,許多讀者不解其意,以至于畫展上有人重訂一幅這類的畫,還特別關照說:“請他畫時在門上改寫一個李字,因為我姓李?!?/p>

    如今每到端午,網絡上總會興起討論,是不是不能說“端午快樂”只能說“端午安康”,甜粽子好吃還是咸粽子好吃,等等。其實,最好吃的粽子,永遠是家人親手包的那一種;不論是安康還是快樂,也都是親友間發自心底的祝福。那些散落在文學篇章里的端午記憶,終將在艾葉的清香里,凝成我們對仲夏生活共同的懷想。

    中文字幕网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