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ss8ss"></li>
  • <li id="ss8ss"><tt id="ss8ss"></tt></li>
  • <tt id="ss8ss"></tt>
  • 韓美林:藝術創作讓大運河永葆生機

    發布時間:2025-05-30 14:58:53 | 來源:中新網 | 作者:徐婧 陳杭 | 責任編輯:孫靈萱

    中新網北京5月29日電(記者 徐婧 陳杭)“大運河是活的遺產,而藝術創作能讓這份遺產永葆生機?!?025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29日在北京開幕,藝術家、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在開幕式上如是說。

    自小長在大運河流經的山東,韓美林對運河感情頗深。他說,運河不僅把南方的物產、財富運到了北方,把北方的人口、技術運到了南方,更把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民間藝術、特色文化,連綴成為一幅絢麗多彩,既厚重又鮮活的畫卷。

    5月29日,2025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在北京開幕。圖為藝術家、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韓美林在開幕式上進行交流。主辦方供圖

    大運河如綢帶般貫穿南北。在五座韓美林藝術館中,一座位于京杭大運河北端的通州,一座位于大運河南端的杭州。韓美林說,這南北遙相呼應的藝術館并不是有意設計的,更像是“天意”。

    除了兩座藝術館,韓美林在大運河的南北兩端還分別設計制作了兩尊青銅龍雕塑?!跺X江龍》位于浙江杭州錢塘江南岸的射潮廣場,高48米,由青銅鑄造和花崗巖雕刻而成。作品意在弘揚中國龍的精神,在豐富和延伸錢塘文化內涵的同時,為源遠流長的錢塘江文化再添藝術風韻;《東方》坐落在北京通州運河文化廣場,既表示龍的精神延續,還象征著通州城市發展與經濟騰飛,成為人們精神力量的一個文化符號。

    大運河縱貫南北2500年,其蘊含的豐富歷史文化內涵,是當之無愧的民族文化符號和國家文化名片。他談到,這兩座雕塑矗立在運河的兩端,通過藝術創作讓大運河文化“活起來”“走出去”,也表達自己對運河文化的敬意。

    “當人們用畫筆、用雕塑去展現運河之美時,不僅在記錄歷史,更在創造新的文化傳統?!表n美林說,讓藝術成為連接古今、溝通中外的橋梁,打造獨具中華底蘊的運河符號,或許是對運河文化最好的傳承與致敬。

    5月29日至30日,2025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在北京舉?辦。今年,活動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國新聞社、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WCCO)“五方合作機制”的基礎上,納入?北京文化論壇配?套活動中,打造永遠在?線的北京文化論?壇。

    2025京杭對話包括開幕式、“運河風?物”京浙兩地文化?符號展、京杭大運河北京段?調研、《北上》話劇觀演和“運河論道”高端對話等?系列活動。借此契機,政產學研各界齊聚,共商大運河?保護、傳承、利用,構建獨特鮮明、內涵豐富的大?運河文化?符號體系,全面提?升大運河?文化國際?傳播效能,同時也讓更多人?切實感知?千年運河?的魅力。(完)


    中文字幕网在线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