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中國”主題沙龍活動在倫敦舉行
發布時間:2025-03-17 15:56:35 | 來源:外文出版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蔡彬有容乃大的中國
鐘靈毓秀的中國
和平發展的中國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鮮活的中國形象
當地時間3月12日下午,由中國外文局指導、外文出版社主辦的“我眼中的中國”主題沙龍活動在英國倫敦國際書展舉行。
▲活動現場
中國駐英國使館公使銜參贊畢海波、中國外文局計財部副主任楊秀端、外文出版社副社長賈秋雅、知名漢學家兼翻譯家蒲華杰、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東亞語系負責人項驊博士、阿拉伯科學出版社總編輯莉娜·切巴羅等嘉賓出席了活動。外文出版社思想學術編輯部主任熊冰頔主持活動。
與會嘉賓從自身的實踐經驗出發,講述了各自眼中的中國印象,探討了各種中國印象形成背后的原因,并就如何認識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出了真知灼見。
▲蒲華杰發言
蒲華杰表示,想要了解一個鮮活生動的中國,文學作品是一種理想的載體。他從長期翻譯中國文學的實踐中認識到,文學作品及其衍生的文化產品能夠以自然、高效的方式傳播文化,并容易得到讀者的喜愛和認同,具有獨特的傳播優勢。此外,旅游同樣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在輕松愉快的旅途中,外國游客可以通過親身體驗,深入了解真實的中國和悠久的文化,也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中國人。中國政府近來推出的各項免簽政策,為外國民眾加深對中國的認知與理解提供了便利條件。
▲項驊發言
項驊表示,語言在文化傳播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要了解一個國家,可以重點了解該國的語言文字及其背后的歷史文化。精準的文化傳播,有賴于扎實的語言基礎和深厚的知識儲備。同樣一句中文,主體不同、語氣不同、停頓不同,都有可能會產生完全不同的意思。每一個中國人,都是中國文化的表達者,中國的文化和中國的形象,正是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對外交往中得到廣泛而生動的傳播。
▲賈秋雅發言
賈秋雅表示,中國正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走近中國,越來越多的人渴望了解中國。近日,外文出版社以中、英文推出了《中國與中國人》一書。本書作者是富有中外人文交流經驗的國際傳播專家,對于幫助讀者更自然更準確地理解中國和中國人,有著深刻的洞察和獨到的思考。本書既關注中國也關注中國人,既講述當代中國也介紹傳統文化,并適當地進行些許中西比較,以便讓讀者能夠從文化差異的角度全方位了解中國和中國人。書中的每個篇章都采用條目形式進行介紹,并配以大量精美圖片,期待能為讀者提供更為便利更為直觀的閱讀體驗,展現一個更豐富具體、更飽滿生動、更全面真實的中國形象。
▲莉娜·切巴羅發言
莉娜·切巴羅表示,她眼中的中國人非常努力和勤奮。自于2007年北京圖書博覽會與中國結緣以來,阿拉伯科學出版學開啟了用阿拉伯語向世界介紹中國的嘗試與努力。在阿拉伯國家,越來越多的人青睞中國制造、喜愛中國產品,很多阿語世界的讀者渴望了解中國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興領域的發展成果,希望了解中國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的成功經驗,這些都是阿拉伯科學出版社期待與外文出版社等中方出版社深化合作的全新領域。希望通過中阿兩國出版界的共同努力,為增進阿拉伯世界對華了解、促進中阿文明交流互鑒做出出版人應有的貢獻。
與會嘉賓們一致認為,每個人的眼中,都會看到不同的中國形象。要認識和理解中國,既要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當代發展,也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了解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的生活,并感知其背后的中華文明內在精神特質和時代價值。期待中外文化出版界人士攜手努力,聚沙成塔、久久為功,讓每一本圖書、每一場對話、每一次書展,都能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