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老街聽一出昆曲折子戲
發布時間:2024-10-16 08:48:48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蘇雁 | 責任編輯:孫靈萱光明日報 記者 蘇雁 光明日報 通訊員 姬尊雨
光影流轉、水袖翻飛,古老藝術點亮了江蘇昆山的巴城老街。10月11日晚,江蘇昆山巴城重陽曲會開幕。在隨后舉行的昆曲名家演唱會上,計鎮華、張爭耀、林繼凡、顧衛英等多位藝術家輪番登臺;全國各地趕來的曲友們共敘雅集,或排曲或清唱,老街上絲竹曲聲悠揚。600歲的昆曲在故鄉煥發勃勃生機。
巴城是“百戲之師”昆曲的發源地。明清兩代,昆曲盛極一時,蘇州人自發舉辦民間曲藝集會,以曲會友。2015年,作為昆曲故里,巴城重啟重陽曲會,至今已是第十個年頭。如今,重陽曲會已經成為曲友每年熱切盼望的雅集盛會。
為期三天的重陽曲會通過名家演唱、庭院實景演出、非遺項目分享會等多項活動全方位展現昆曲的藝術魅力。老街上,昆曲講座、沙龍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引人駐足。10月11日下午,昆劇表演藝術家張銘榮跟曲友分享《勢僧》這折戲的排演始末:“當時只有本子卻沒人演,傳字輩老師也沒學過,我下定決心要把這出戲‘捏出來’?!睆男略龅臄蛋宓礁木幍呐_詞,再到身段動作,談起昆劇,已經83歲高齡的張銘榮精神矍鑠、滔滔不絕。講座結束,臺下掌聲經久不息。
重陽曲會不僅是昆曲文化的交流切磋盛會,也日益成為昆山培養昆曲后備人才的平臺?!霸倜σ驳贸闀r間回來參加曲會。與海內外昆曲研究學者切磋表演,能打開青年演員的視野,收獲頗豐?!痹诒緦们鷷_幕式上,上海昆劇院刀馬旦演員錢瑜婷獻上昆曲《金山寺》的片段。錢瑜婷是全國首屆昆劇本科生,2001年,昆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巴城鎮在石牌中心小學成立小梅花戲曲藝術團。彼時,9歲的錢瑜婷被老師選中,勤學苦練十數載后,從上海戲劇學院10級昆劇表演班畢業。
參與曲會開幕式《猛河渡》演出的石牌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孫瓏瑄身段靈活,眼神中透著自信。23年來,昆山“種”下了數萬棵昆曲“苗子”,在二十多所中小學開辦“小昆班”,累計培訓昆曲學員近萬名。這不僅為昆曲藝術輸入源源不斷的后備力量,也為昆曲孕育了大批年輕的觀眾。
如何讓戲曲真正貼近大眾生活,走入年輕人的世界?昆曲發源地昆山正不斷探索昆曲活態化傳承的新途徑,努力打造一個全國戲曲藝術交流體驗的新家園。
在正儀歷史文化街區,全國首個集齊348個劇種的戲曲主題博物館于2023年10月開館?!俺瞬邉澮幌盗姓褂[,每個周末還有戲曲名家在室內戲臺上演折子戲?!崩ド绞袘蚯賾虿┪镳^館長費一鳴介紹,博物館一年來接待觀眾超35萬人次,其中40周歲以下的觀眾占比約為65%。
臺上配樂響起,演員登場,臺下聽眾端坐傾聽。準備的椅子不夠用,樓梯臺階上也坐滿了游客和專程而來的戲迷。人很多,現場卻十分安靜,唯有婉轉的曲聲在空中回蕩。
《光明日報》(2024年10月16日09版)